我國經濟發展增速較快,近年來保持中高速增長,且由高速增長模式向高質量發展模式轉變,2016年GDP增速為6.7%,處于歷史相對低點。從十三五開始,整體宏觀經濟將保持6.5%左右的平穩增長,更注重結構的優化,“穩”為核心關鍵字。
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預期未來也將隨著GDP穩定增長而逐步增長,對經濟影響的比例可能會略有下降,但預期總量仍有上升空間。
我們認為,在房地產業所有業務模式之中,作為核心業務的住宅地產開發仍將是未來市場的主流,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人口持續增長:房地產的核心是人口,從歷史來看,我國人口持續增長,近1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2016年在二胎政策影響下,人口增長率小幅上升,達到5.86%。目前,人口增長率逐步走低,老齡化進程加速,但有80年代后期的第三次嬰兒潮人口支撐以及二胎甚至不再限制胎兒數的政策鼓勵,我國的人口數量紅利仍有釋放空間,增長率預計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大于0,我國人口仍將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為住宅市場持續創造住房需求。
2、城鎮化遠未完成:2016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7.35%,較2008年提升了10.36個百分點,年均增長1.3個百分點,增長速度較之前有所放緩,但整體水平與高收入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的城鎮化率分別高達75.51%、81.79%、82.84%、93.93%。同時,現階段我國城市群格局剛剛形成,城市群對人口的聚合力正在逐漸顯現,人才政策也促使人口向城市群進一步流入,將進一步提升未來我國城鎮化發展空間。城鎮化帶來的新增城市常住人口是住宅市場實打實的剛性需求。
3、人均居住面積與品質有提升空間:房地產行業發展也給人民帶來了幸福生活。2016年,我國人均居住面積為36.6平方米,較10年前大幅增長了35%,房屋居住舒適度顯著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的人均居住面積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假設未來我國人均居住面積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44平方米,仍有增長20%的空間。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等收入群體迅速增長,財富聚集下購房者的追求不再僅僅局限于基本的居住功能,而是上升到了更高的品質追求,品質住宅滿足了購房者對精致生活的追求。除了基本的剛需、剛改以外,改善型需求和豪宅等高端住房的需求也逐漸增加,體現在別墅、高檔公寓銷售面積比例逐漸增高,住宅之中大戶型的成交比例也在提升。
金源集團為您轉載自搜狐。
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謝謝您!
電話:0514-88992806
地址:寶應經濟開發區東陽路88號
網址:m.tattoomanufacturers.com